起
随着经历的事情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才会发现很多是和自己想象的不同的,或者应该说,随着心智的成长,才能够承认很多东西是自己无法做到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就像文章,很多年以前,语文老师对另外一个同学说:你的逻辑思维很好,在文章里面处处都有体现。当时的我却无法承认这点,我觉得我也能写成这样,但是现在,才逐渐敢于承认,无论怎样去用心,写出来的东西依然如同一堆散沙,即使刻意的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去讲,最后还是会偏离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过很矛盾的是,记录本身难道不是对事情的叙述而已么?和感想不同,不,其实我也并不明白自己记录的意义,担心在远的无法记住的将来丢失了对此刻的感觉还是担心忘记了此刻的事件本身。虽然知道有很多片段已经独立于事件本身能多次想起,但是对于很多片段的感觉却无法回忆,每次想到那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不能忘记,就会头脑发热有种莫名的执着。
前面说了这么多,还是要说一句:
occupied! hello world
在得知jekyll+github很久很久以后才最终下定决心来建立自己的页面,当然,还欠缺自己的修改,在目录中翻来翻去寻找着顶栏到底是怎么写的,还有jeykll莫名其妙的语法{ include JB/setup }
还有markdown+jekyll带来的特殊的问题,如何输入“%”,当然我说的是在刚才的代码当中,加入以后就会告知编译错误。今天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上面了,以后有时间再来慢慢修改,包括配色,包括侧栏,包括顶栏,包括扩展功能,总是需要慢慢折腾的。GITHUB之前也是如此,我在7个月前就建立了那个游戏的repo,但是花了1个小时,不管怎样也无法将自己的仓库push到服务器端,今天从头开始,最后还是OK了。下面就记录一下顺序以及错误的地方。
承
git remote add origin
时出现错误:fatal: remote origin already exists.
执行git remote rm origin
后再git remote add origin
ssh-key建立生成成功以后但是在ssh连接的时候出现Agent admitted failure to sign using the key
的时候,需要手动执行添加Identity added: /home/user/.ssh/id_rsa
另外安装完ruby之后如果无法用rem 安装jeykll,需要安装rake以后才行。安装rake和ruby就很简单了,sudo apt-get install ruby1.9.1 rake
就可以了,如果发现还是失败= =,那就回滚ruby1.8吧。
转
最近终于开始做第二个android的应用了,很久很久没有自己写过android的东西,有点手生,2个小时仅仅写了170行,后面还需要将不少模块单独成class并且扩展功能,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httpclient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虽然现在有人在写服务器,不过我还是想自己动手看看服务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们用的是apache,等先把手头上需要写完的类都写完了,抽空看看apache。难得突然如此有干劲的想要学习,上一次有这个感觉的时候是暑假的中段的时候了。虽然当时看的WINDOWS PROGRAMMING 和MFC随着我现在使用UBUNTU完全废弃了,不过也许以后有用吧,尽管我学习的深度完全只能用来装B骗骗完全不懂不懂的人而已。
合
现在每天的日常就是背英语单词,背日语单词,打开ubuntu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是没有接触过的好好学习使用一个新系统所需要的东西。今天就看到了lsof+nethogs+ifconfig+ps -a来查看程序占用的网络带宽+读取文件。主要是因为git在push的时候会一直停留在一个界面,当时想查看是否死机了,所以就想到查看被读取文件。事实证明,完全可以,虽然可能有更好的工具组合,不过目前使用足够了,这也让我对未来将会开设的tcp协议倍感兴趣(看起来MS没有什么关系,不过问题不大)。背一下单词然后准备继续金工实习。晚安。